高等教育的根本問題不只是在「點數」

日前媒體刊出國科會主委(與三位副主委)合寫的「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一文,文中指出,國科會決定將捨棄以論文計點的評審模式,改以文章的實質內容,做為審查研究計畫經費補助的主要依據。對於過去整個高等教育一昧地以計量方式,來做為大學排名、國科會計畫補助、學者升遷和退場機制的主要依據,所造成扭曲的高教環境,國科會終於給予相對正面回應,對此,高教工會表達肯認之意。
 
高教各個角落的「科研指標」都需要改變
然而,誠實的說,面對此種追求科研指標「點數」對學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會只因為國科會捨棄以論文計點的評審模式,而會有全然的改變。教育部與高教評鑑中心目前針對各大專院校所進行的評鑑、各種「頂尖大學」、「教學卓越」、「五年五百億」等補助款計畫,亦深刻受到「點數指標」的影響。這也延伸到各大學校內的「教師評鑑」與「升等辦法」之中。甚至,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幾年來許多大學行政官僚,藉此種追求點數的量化指標,來作為不續聘教師的實質理由,或者用以片面變更勞動契約,要求幾年內若無法發表一定篇數之論文,則無法升等,從而找到了「不續聘」理由。換言之,教育部與評鑑中心的評鑑、大學校內的教師評鑑、升等辦法,以及大學教師的勞動權,是緊扣在一起的,而這些都與政府資源分配掛鉤在一起。
 
因此,高教工會在此呼籲:對於國科會針對「點數指標」所作出的改變,教育部、評鑑單位與各大專院校校方,亦應積極檢討,並立即取消以此種指標,繼續侵害大學教師學術自由與勞動權。
 
「科研指標」只是表象,市場化才是高教精神淪喪的主因
此外,更根本來說,我們認為,台灣高教學術扭曲與壓迫的源頭,不只在於錯誤的「評鑑方式」,而在於不斷攀高的「市場競爭壓力」。倘若壓力不減,不論評鑑採用的是「量化」或「質化」,使用「SCI、SSCI論文及IF加權」或由「資深評審決定」,其對當前高教扭曲的狀況,頂多會有扭曲方向的變動(例如從重視向發表國外SCI期刊文章,改回重視發表國內資深評審會喜好的文章),但不會有根本的差別。
 
我們要指出,正是將教育「產業」當成是市場競爭的一環,教育部與各大學,才不斷的提高學者們的勞動強度,以生產更多的研究成果,爭取競爭性經費(如五年五百億),同時,也將高教勞力「非典化」,逼迫多數年輕學者競爭少數正常職缺。我們看到,大量被貶入「非典型聘僱」的大學教師們(如近年來甚囂塵上的專案教師、兼任教師浪潮),得要盡力競爭、迎合評鑑,才有些許機會流動成為「典型教師」;而就是當了助理教授、副教授,也得在當前學校普遍要求的「限年升等條款」下,極盡一切能力生產研究成果,否則在升等上恐將出現問題、而遭解聘。這樣聘僱非典化和勞動強度增加的現象,正是學術性質被扭曲為市場狀態的結果,眼前的SCI、SSCI…等論文篇數指標,只是這個市場競爭下的一個指標而已;就算換了一個指標,根本的問題還是存在。
 
因此,國科會終於回應了學界多年來的批評,否定了「點數」做為主要的評審指標,也未必能夠解決高教扭曲發展的狀況。政府倘若真有心導正學術發展,應當要做的是立即改變當前高教市場化的現象,在促進高教公共化的願景上,投入充足的教育資源,合理化高等教育從業人員的勞動強度,並改變「高教勞動非典化」的現象;否則,就是換上再好的標準,學者成就被等同於產業之間的競爭,高等教育持續被扭曲的狀況,又怎麼會有所改善呢?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 2012/6/29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