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反思

大學運作與「保持讀書人風骨」這類的東西,在目前已變成純粹管理學的領域,市場所要求的績效,導致過多非學術性的干擾,學術自由遭受破壞,校園內充滿了市儈之風,大學的社會責任已乏人問津。
 
解嚴前後,教育領域中充滿了自由化的論述。當時,教改人士所提出的自由化主張,主要是為了對抗黨國教育的思想枷鎖。此時,台灣又恰好遇上了全球新自由主義的擴張;而它核心的觀點是:「弱化國家,市場至上」。西方世界在這一波思想典範形成的過程中,過去被認為屬於非市場邏輯的領域,都逐步的被市場所吞噬;特別是原先屬於人民權利範疇的醫療與教育,更是如此。
 
回顧來看,為了對抗黨國控制的自由化主張,恰好與蔓延全球的教育市場化思維意外的糾結在一起。雖然兩者在核心倫理原則上確有差異,但是在現實操作上,「弱化國家」成了最重要的政策方向,而市場邏輯便填滿了原先由國家高權所控制的教育領域。
 
九○年代中期以來,高等教育就被當成所謂的「產業」來看待。它開始被擺放到全球教育市場中競爭,招募(外國)學生,逐步提高學費,或與特定的產業合作,創造所謂「知識經濟」,並且逐步擴張。大學間相互競爭著鉅額的經費,並以各式的評鑑方法來自我證明。另外,大學運作與「保持讀書人風骨」這類的東西,已完全脫離開來成了純粹管理學的領域。最顯而易見的是,大學校長比較像個CEO,經常讓人看不出來有什麼智識能力與教育理想。
 
對學生而言,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導致資源分配不平均,強化了社會不公。對教育本身來說,教授忙著應付形式化的評鑑,成了生產論文的工具,對學生缺乏關注。從研究水準來看,市場所要求的績效,導致過多非學術性的干擾,學術自由遭受破壞。就教授職場生涯來說,市場邏輯的後果,導致了這幾年非典型雇用的大量出現,工作缺乏保障。而在大學運作機制上,權力結構愈來愈不民主;校園內則充滿了市儈之風,大學的社會責任已乏人問津。
 
真正能對抗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力量,要來自大學內部對於過去二十年來教育變遷的深刻反省。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必須要在反思自己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揚棄市場邏輯,重新強調高教是一種公共服務,它應當具有社會正義與學術自由的核心價值,而非只是跟著新自由主義的腳步前進,那只會導致台灣高教永無止盡的沉淪而已。
 
本文刊登於《新新聞》1328期(2012.08.16-08.22)【諾亞方舟】作者:陳政亮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