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如牛毛 可怕的高教亂源

鍾邦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高雄市)

近幾年,大學吹起評鑑風,有些學校甚至連我們這種兼個一兩門課的,也不能倖免。像我之前任教的某公立大學,每兩年得接受一次評鑑,雖說評鑑意在協助教師檢視自我教學,但現在講求「教學卓越」,評鑑的項目與指標多如牛毛,甚且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其格式要求必須在每一門課程中,自我評核是否達成校訓引申的基本素養培育,包括人文、公民、倫理、科學及專業等;其次,檢視符合通識核心力的知識力、社會力、品格力及創造力程度;接著探討與核心通識中的思維方法、美學素養等向度的聯結情況等。

 

每一個檢核項目,就像一次小型的申論題考試一樣,不管教的是「歌劇欣賞」或「理財與人生」,甚至是「游泳」。這種作文比賽,原本就教人髮指,但糟糕的是指標還逐年增加,自評報告逐年增厚,真正使用在教學準備及學生身上時間,相對被剝奪。

 

其次,課程外審也是一堆教學符應的指標,每一項都得文字化並自評優劣;接著,就是把自己的教學,搞成像分解動作的詳細劇本一樣,先是由校內三審通過,再送給三個校外的教授評審,通過後才能正式開課,也難怪很多以技藝取向的教師,受不了這樣的開課折騰,紛紛掛冠求去;兼任教師都這樣要求,不難想像專任教授的壓力有多大了,可笑的是,這樣的文字遊戲,真的能增益課程與教學?

 

我們的教改不只廣設大學政策錯誤,大學評鑑也過度重視論文發表,教授為了拚升等,變得只重研究不重教學,而這種走火入魔的課程與教學評鑑與審查模式,更是崩壞大學,甚至是危害整個國家的可怕亂源。

 

----------------------------

歡迎參加「反思限年升等與教師評鑑」論壇

 

從1998年台大在校內訂定《教師評估準則》算起,台灣的「高教評量」制度也已經實施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不同領域的學界人士,對系所評鑑、教師評鑑、限期升等、KPI…等評量制度的批評,可以說是從不間斷。畢竟,評量制度不僅關聯到個別學校的發展、教師的工作內容、學生的受教權利,甚至因為它與校內/外/國家權力結構盤根錯節的鑲嵌在一起,它與整體國家的高教政策也緊密相關。回顧來看,我們可以說要理解這二十年來的高教變遷,必須面對評量制度帶來的影響;而現在正是仔細與徹底反思高教評量體系的時候了。

 

因此在這場論壇中,我們要嚴肅的詢問:到底評量制度是否真的提昇了高教品質?它到底帶來了什麼樣的制度效果?有人說:「除了作假與流於形式的弊病之外,評量制度造成的是大學權力結構的集中化」。有人認為:「它破壞了學術工作者內在的自律精神,轉而變成應付了事的心態」。有人則認為:「評量制度挖空了學術的自由根基,研究愈來愈庸俗化,失去邊緣與創新的可能性」。此刻,我們該停下腳步,認真思考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高教環境的時候了!我們需要思索:「我們真的需要評量嗎?」或者問:「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大學?」而這些問題,開放給所有人來共同回答。

 

時間:2019年9月26日(四)19:00-21:30

地點:政治大學綜合院館一樓270113教室

主辦單位:政大社會科學學院/院導師,國立政治大學教師會,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

 

與談人

(一)與法律規範相關

➣ 升等與不續聘的案例實務/張國聖(開南大學公管系教授)

➣ 當代大學教師工作權保障的挑戰:如何定位升等與評鑑/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二)與學術自由、政策效果與社會評價相關

➣ 學術自由的邊界/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 評鑑與大學精神/周平(南華應用社會系副教授)

 

————————————————————————————

 

議程

 

19:00 – 19:05 主持:政大教師會理事長黃厚銘(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

19:05 – 19:10 致詞: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江明修(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一,與法律規範相關】

19:10 – 19:40 升等與不續聘的案例實務(開南大學公管系張國聖教授)

19:40 – 20:10 當代大學教師工作權保障的挑戰:如何定位升等與評鑑(政治大學法律系林佳和副教授)

 

【二,與學術自由、政策效果與社會評價相關】

20:10 – 20:40 學術自由的邊界(東吳大學法律學系胡博硯教授)

20:40 – 21:10 評鑑與大學精神(南華應用社會系周平副教授)

 

21:10 – 21:25 交流與提問

21:25 – 21:30 總結:高教工會理事長劉梅君(政治大學勞工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