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別拿學生開刀!高教經費問題出路在教育公共化!

 

據媒體報導,昨日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跳出來公開高喊:私立大學財務越來越困難,非要漲學雜費不可!然而,高教工會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試論述如下:

首先,「財務困難」說,是否為真?高教工會檢視中原大學最新公開的財務報表(http://uip.cycu.edu.tw/UIPWeb/wSite/public/Data/f1453890987466.pdf)發現,中原在103學年度的收支餘絀,也有2190萬元的盈餘;根據其資產負債平衡表,103學年度中原資產累積已達13.8億元,負債僅有3.7億元。

試問:一所有超過10億資產、年度盈餘超過2000萬、「董事會年度支出高達580萬元」的大學,何來「財務困難」之有,為何非漲學費不可?

甚至,高教工會曾於2015年1月針對全台60間師生人數較少,可能有「退場」危機的大專校院調查,檢視其公開財務報表,結果發現:102學年度都仍有43間收支餘絀為正數,更累積了多達千億的資產。其餘一百餘間招生正常的大專院校,更無虧損問題。「財務困難」往往只是不肖私校,想更加苛扣教師待遇、豪奪學生血汗的藉口罷了。

原來,中原大學校長發明了一個說法。他向媒體表示:「中原大學每收一個學生,每年要付出15.5萬元成本,但僅能收10萬元學費,一個人差額5.5萬元,學校有1萬6000個學生,若單依賴學雜費收入,一年財務缺口高達8.8億元。」

但問題是,辦高教本來就不應該只倚靠「收學費」來營運。高教作為公益非營利事業,更該透過政府教育經費、產學合作收入、捐贈孳息…等財源來營運,才是正道,豈有把營運成本都轉嫁到學生身上的道理?

何況,台灣的大專學生有七成是就讀私校,屬人民接受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渠道。私校學費漲價,普遍大眾馬上遭殃。而且,現行私校經費超過七成倚靠學雜費,與各國相較早已偏高。而學生們也的確因為學費壓力沉重,「學貸族」日益增加,畢業薪資低迷下更常出現還款困難。校長如果站在辦教育的立場,該思考的是如何「調降」學費才是,而非再加重勞苦大眾的負擔。

其實,若各大學真有經費上的困難,問題也出在,教育部在每生教育經費補助的不足,以及它在學雜費政策所採取的放任態度下,所造成的「教育私有化」、「教育市場化」趨勢。張光正校長也很清楚,他向媒體表示,「…大學要求增加補助,但教育部官員也只是雙手一攤,『賴帳不管』。」但問題不正是在這樣的政府態度?校長為何不是聯合起來,向教育部施壓增加高教經費?而是柿子挑軟的吃,要學生與家長買單?

站在普遍受雇者的立場,工會主張「教育公共化」才是問題的出路:透過向最終使用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勞動力而獲取利潤的資本家課稅,來擴大公共教育資源的支出,使學雜費的個人負擔降至最低,甚至是免費的情況底下,如此才得以使高等教育符合社會的分配正義及教育的公共性。

台灣高教要往哪個方向走?學費政策,正是它的試金石!

全國的師生們,團結起來!共同反對壓迫師生的教育私有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