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升等期限的最後半年掙扎─經驗分享

潔欣思/某國立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助理教授

    筆者在幾年前終於順利覓得此間學校的教職,我的第一個孩子在規定報到日的前沒多久誕生。本校給予每分娩一胎者,每次延長兩年的升等期限。而我的第一個孩子並不算在內,因為孩子先出生,我才去學校報到。從工作的第一年開始,到第四年,筆者每學期平均五門課(有三學分的研究所課程、也有一學分seminar課程。另外,大學部的課程在本系的傳統中,較少三學分,多為兩學分)。回顧我教學的過程自認十分用心,也有良好的師生互動和學生回饋。但是可想而知,週一到週五時間用於備課、教學、被交辦的事項、開會準備、導師時間,幾乎佔去所有時間。當時系主任體諒,未給予我行政職務,但零星交辦的事項也不少(細網資訊、小型計畫經費執行,以及後詳)。說來有趣,當初要我做這些事,一方面確實是協助了系上相關業務,另一方面,是最近幾年才知道,當時系主任其實是要我做給幾個資深老師看,以免他們覺得我用顧孩子當理由,在系上只教課,簡直像兼任老師一樣「不夠投入」。那時,週六和週日是用在育兒之上(週一到週五,孩子由公婆照顧)。當然,若重來一次,我也會選擇週末陪孩子,(但,或許只陪一個週六或週日就好,另一天得拿來做研究)。以上,這樣的時間安排,幾乎找不出比較完整的時段(例如,至少一個上午讀文獻、想新的研究問題)、更別說撰寫一篇新的論文,以便投稿、升等副教授。

那寒暑假呢?有人或許會問。筆者這四個暑假,其中兩個用來籌備研討會(而且不是「邀稿」制,是「審稿」制,投稿人和審稿人的聯繫工作繁複瑣碎。由我擔任總召,系主任說的),另外兩個暑假,還去教暑修的課(由我去教,系主任說的)。所以,暑假真的沒有大塊的時間可以好好運用,只能速速拼出當時國科會「新進人員研究計畫」的申請案。靠著這新進人員的身分,計畫審查評分裡面「著作」的項目占比重較低,讓我在沒有甚麼著作的情況下,申請通過,也成了這幾年來手上唯一的科技部計畫案(可想而知,失了新進人員的身分,著作又少,計畫要通過真的不容易。)

這四年我曾懷孕數週流產過一次,後來如願生了第二胎。而且「很不懂得把握時間地」請了一段時間的育嬰假。這段時間,我確實拿來育嬰(現在想想,要是時間用來寫論文,或許不錯?!)。那時我照顧還沒上幼兒園的老大,以及超會過敏、需要仔細照顧不能亂吃東西的二寶。此外,也深受醫院給予產婦優良衛教的影響,選擇哺餵母乳,所以乳房脹痛、常需擠奶、清潔集乳用品,忙得團團轉,乳腺炎發燒數次,終於,母乳餵了幾個月,然後放棄了。在俗稱「一打二」(一個大人照顧兩個嬰幼兒)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母親或嬰幼兒照顧者的辛勞(至少讓我成為一個會感恩別人的人,也不壞)。也因為熬夜、作家事、準備餐飲、顧小孩,弄得體力透支、不正常肥胖、還一度與先生關係較為緊繃,爭執的當口,有時被漸漸懂事的老大看見,讓孩子驚恐又造成模仿,於是自己又深深處在懊悔自責之中。回想起來,再對比最近兩年來,趕論文趕的要命,只求能再多一點時間,不禁懷疑自己當初作媽媽又做的不盡完美,還硬是要求自己把升等論文放一邊,先克盡母職,真的是好選擇嗎?但是再認真想想,我當初選擇留職停薪,就是考量論文過幾年還能寫,小孩過幾年卻完全是不同的模樣了!才決定先盡母職、再來拚論文,只是沒想到能拚論文的時間,剩下的比我預想中的還要少。

育嬰假結束,回到工作崗位,我的學校與另一間大學合併 (或許是身為助理教授階層太低,我之前沒有聽到任何「這次真的要合校了」的消息」)。雖有「落日條款」─意即用原有大學的升等制度和評分方式、評委組成辦法等,來保障我們;但是聽到更多的耳語卻是,想升等的人,應該要去投更頂尖的期刊(TSCI core之類),而非僅具「審查制度」的期刊即可,如此,在校教評會那一關(由原校和新校評委各占一半),才不會被挑剔。於是,速速就戰鬥位置,我找出時間來構思研究、找資料、開始新的研究方向,等到研究了一段時間,可以開始撰寫論文了,我那時的目標,都放在很好的期刊。

這條投稿國際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之路開始了。這時,已來到這份工作的第六年初。因為第二胎的關係,我的升等期限可以是八年(所以我的八年是還沒有動用到一般未生育的助理教授也可「擁有」的寬限期兩年)。「第六年初」─開始感覺有點恐怖了,因為一篇論文都還沒有刊登。請注意,是有做研究、論文也有寫出來、拿去投稿,只是尚未被接受;並非我曾在網路上看過,有些網友說道「當教授就是要作研究,不做研究還想升等?」這樣的評語。我想強調,擔任助理教授期間,研究有在做,也有一些研討會發表,投稿期刊的動作也有做,相關修正意見也都會進行,只是最後刊登權在期刊手中,所以,未知數又添一筆,預估升等的準備時間又更要拉長。此外,對於人文社會領域的大學老師來說,指導碩士研究生,也像是重新讀過一次書、念過一個學位,陪學生挖掘題目、閱讀文獻、思考論點、到最後逐字逐句讀過、檢查學生完整的學位論文。因此,指導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何嘗不是一個新的研究成果?但是人社類教授通常不去掛名第二作者。

第七年,我繼續開發新的研究題目,衝刺接下來的論文,然後把第一篇未被接受的論文轉投國內期刊。現在,邁入第八年了,我的第二、第三篇,也正躺在期刊的email 收件匣裡、靜候處置。以及,我正在準備第四個研究主題,打算寫出第四篇,也好避免前三篇有任何不測。再過幾個月,這些文章若順利被期刊接受(假設答辯修改一切順利),我就要提出升等,面臨莊嚴的「三級三審」。畢竟,「限期升等」是「完成升等」(審查過程長則需要十個月)、而非在到期前,才提出升等。

有朋友問怎麼不用教學升等?我聽聞有同事採用此法,也順利升等,但是這位同事教學過程裡的所有講義、紀錄、作業、投影片、學生回饋都要完整的保留和整理呈現,並且輔以撰寫的各篇教案和教學理念、檢討報告….。我已打定主意作研究、寫論文,就別再三心二意了。對了,這幾年這樣拚研究、寫論文,會影響教學品質嗎?好消息是我這兩年的課少開了幾門,負擔有減輕,個人捫心自問,並未疏於教學和用心對待學生(只是下班回家以後,好累,脾氣變不好了─尤其是收到投稿審查意見的那幾天─可憐的是先生和孩子們,也謝謝他們包容體諒。)

本文因看見高教工會徵稿而撰,純粹分享經驗,並無其他用意。惟目前讀來,好似一篇流水帳,但其實,也暴露了一些高教職場的困境:從流浪博士、到女性能否敢生、敢養、對「研究」的定義和要求、升等制度的時間和制定…等許多面向,都是值得思考的。我想說,要求大學專任老師作研究,並無不妥,但是把「研究成果」和「升不升等」,乃至於「續不續聘」三件事情綁在一起,並且設下了時間的限制,確實讓新進助理教授相當緊張。這篇文章謹獻給在同樣處境的助理教授們,相信大家都是熱愛且珍惜這份工作,我們彼此加油打氣─「把握時間」哪。

(圖片出處:該圖片由Jonny Lindner在Pixabay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