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市場化的批判與公共化願景

 

「高等教育愈來愈傾向於市場」恐怕是這十幾年來人們對於高教體制變遷的基本印象。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雜費的逐步提高,顯示出高教作為一種昂貴商品的的時代已經到來,而近來教育部執意推動的「高教納入自由經濟區」,必然會令此商品化趨勢更為嚴重。教育成為市場中少數人買得起的東西,所犧牲的正是它應當具有的、為整體社會服務的公共性,而直接的後果則是階級流動的停滯,社會階級不平等的強化。

 

高教商品化現象與高教內部許多制度的變化方向是一致的。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學術績效」(或所謂「教師成就」)並非只是一個概念性的存在,而是已經落實在求職、評鑑制度、績效考核、升等審查與計畫申請之中了,這當然也直接改變了「獎懲制度」,甚至於工作的取得與喪失息息相關;這類制度顯示出市場的人資管理學思維已經完全掌控了大學校園,進一步導致整體學圈短視近利、追求「即時效益」的低劣學風。

 

人資管理學在考慮成本與績效的前提之下,人力的使用愈來愈嚴苛。能夠解聘、停聘、不續聘、資遣的,大學就發明各種辦法盡量趕走,然後大量聘用兼任、博士後、專案與「約聘僱教師」,以降低成本;而對於學生勞動力(助理、助教、工讀生)的使用則透過「學習之名」規避勞動法令。而這又因為即將到來的少子化衝擊,成為各大學濫用人力與隨意解雇的藉口,進一步強化了高教淪落為純粹的經濟計算活動。

 

校園管理行政權力的高度擴張以及行事之蠻橫,也是近年來高教變遷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各種新制度(聘約、評鑑、升等、考核、鐘點、學雜費…等等)的引進與實施,即便引發異議,教師、職員與學生卻幾乎愈來愈難挑戰管理權威。校內的制衡力量難以發揮,教職員與學生對市場的績效管理主義產生的憤懣無以宣洩。

 

高教工會正是在上述的脈絡下出現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高教的嚴厲批判。從2012年成立到現在,我們所討論的議題,幾乎都是在面對高教市場化帶來的教育困境。這本年報裡頭所講的,都是過去我們作過的事:反對學費調漲、檢討大學(系所)評鑑制度、教師評鑑制度、揭露高教勞動非典化、兼任教師的勞動條件(健保、鐘點費議題)、(學生)兼任助理的權益保障、反對濫用助理、反對大學法人化(私人企業化)、捍衛私校教師的工作權、退場議題中的學生與教師權益…等等。

 

上述這些倡議行動中,有些有了初步的成果,有些則還待努力,而我們也在各別議題的對抗中,逐一摸索出不同於市場化的新願景:高教公共化,這至少應有下列三個內涵:

 

第一,社會正義。亦即,(包含高等)教育是一種國家提供給國民的公共服務,不應由市場來決定學費,應如同我國已簽訂的兩公約所言:逐步做到免學費。再者,私校本屬於公眾,不應成為私人的企業,甚至透過少子化過程謀取私利,私校的治理應受到嚴格的公共監督。最後,公校更不應當以法人化之名,行私人企業化之實。

 

第二,學術自由。對教師來說,公共化也意味著揚棄人資管理思維下的績效主義,讓大學能夠不受短視近利風氣的評鑑引導,並逐步建立有保障的教學研究制度與工作環境。

 

第三、勞動保障。勞動保障正是學術自由的前提,因為學術工作者若缺乏工作權與勞動條件的保護,處於喪失工作的威脅之下,最終只能被迫選擇投入管理權威所喜好的研究與教學。再者,勞動保障更應當及於兼任、專案等非典型雇用的教師、行政上支援教育的職員、以及身處於學術勞動底層的各類助理、工讀生。只有各類工作者完整的勞動保障,才是教育品質的基石。最後,因為大專校院關廠而流離失所的教師,應有恰當的制度使其回到高教領域繼續貢獻,而這正是提升台灣高教生師比(高教品質)的有利機會。

 

為了改正近十年高教市場化的後果,高教工會致力於上述理想的實踐。而我們的力量目前還非常微弱,需要高教領域的同仁與社會大眾的支持。如果你對這些現象有過抱怨,也認同我們提出的解決之道,不論你現在是否在高教領域中工作,我們都歡迎你加入工會,這是支持我們最直接的方式。我個人認為,在此高教市場化的惡劣時代中,作一個工會人,共同打造一個有意義、有尊嚴的學術工作環境,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