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快報第252期】無效的大學評鑑借屍還魂

 

轉載自管中祥(高教工會副理事長、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庫長、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的medium: https://reurl.cc/Qdk2vZ

 

 

許多人都知道行政機關有一堆「作文比賽」,不僅勞民傷財、形式主義,對原本想達到的「績效」也少有實質助益。

 

例如,過去教育部推動的「大學評鑑」就讓人十分詬病,浪費人民納稅錢、浪費行政人員及老師時間,但卻對大學的精進與生存沒有太大幫助。這幾年,許多大學花費氣力參加評鑑,大學的品質真的有改善?學生得到教育資源有更多?老師們的勞動條件有更好?

 

十多年前在世新時就遇過一次評鑑,那陣子全系總動員,行政人員更是沒夜沒日地加班,評鑑前一天,還有人工作到凌晨三四點;中正的情形相對好些,但為了準備評鑑資料,不少該作的系務都被迫擺在一邊。

 

也因為這樣,幾年前,在高教工會及許多朋友的努力下,教育部表示:「106年起本部不再強制要求各校需辦理系所評鑑」,雖有但書:「基於大學自主及自我課責,學校在有『其他確保教學品質機制』之前提下,可選擇不辦理系所評鑑」。不過,即使如此,此文的意義在於讓大學回歸自主精神自我管理,但沒想到近日又借屍還魂。

 

包括本校在內的許多學校最近又開始忙碌起來,原本負責各校評鑑的「高教評鑑中心」推出了「品質保證認可」計畫,許多學校也加入。但教育部明明就說基於大學自主及自我課責,並且有其它品質保證認可,就可以不用系所評鑑。但為什麼許多學校仍然參加?是對自己的品質與控管沒信心?還是有其它原因?

 

其實每個大學都已有自己的品管機制,例如,對內有針對教師的升等與評鑑、教學意見調查、優良教師等;外部則有科技的研究申請、面向社會的高教深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這些都是平常可評量系所、教師、學校的指標,難道成效不彰?或已失靈?

 

我其實更不懂的是,系所準備一些書面資料,外聘的審查委員進行一兩天的訪視,就能看出這個學校的問題?這些問題學校會不知道?還是知道了,並不願意改善?或者整體環境太差,大學也無力改變?

 

我沒有反對大學需要評鑑,但不是這種勞民傷財、作文比賽式的評鑑。最好的作法是,大學好好作好自我管理、自我評鑑、自我課責,平常就好該作的事,教育部針對已知或被查覺得的問題提供資源,進行改善,這樣不是比較好?